事件簡介

敘利亞內戰。2 年 8 個月 3 周 又 5 天。(自內戰開端計算至為文日 2013 年 12 月 11 日)估計有 12 萬敘利亞人死亡、450 名外國民人死亡、120 萬人流離失所以及上看 300 萬難民。

經歷這麼長的時間之後,沒有人能預言戰爭何時會結束。

新聞點評

組別

各組給分/總分

分組排名

國際結構

29.333/40

2

國際社會

35.5/40

1

台灣影響

8.5/20

23

從各組的排名來看,可以看得出來國際結構組與國際社會組認為此議題重要性相當高,分居一、二名;相形之下,這個事件與台灣的相關程度的確較低。

新聞評析

作者:Toley

From: Flickr Freedom House Creative Commons Authorized

戰亂開端

敘利亞的內戰要從 2011 年的阿拉伯之春(الثورات العربية‎)說起,自北非國家突尼西亞起的反政府運動浪潮延燒到了也是屬於軍權專政的國家-敘利亞。當年敘利亞的反對派發動群眾示威,主要訴求政府實行政治改革、恢復公民權利以及結束自1963年以來實行的國家緊急狀態。而現任的總統 巴沙爾・阿薩德也確實有針對此項訴求執行若干政策改變,並於該年4月就根據承諾廢除了緊急狀態。

但內戰仍然發生了,在 2011 年的 3 月 6 日,敘利亞政府逮捕了15 名兒童,據稱遭受了安全部隊的虐待。此一事件造成了敘利亞民眾強烈不滿,也造就了該年 3 月 15 日 敘利亞國內第一次大規模反對政府的示威活動,並隨後遭到政府鎮壓,據稱 3000 多人遭到逮捕,但並無確切的死亡人數。國際上大多從這天計為敘利亞的內戰開始。截至目前為止,估計有 12 萬敘利亞人死亡、450 名外國人民死亡、120 萬人流離失所以及上看 300 萬難民。

國際間自 2011 年年末阿拉伯國家聯盟的開始介入,因反對派與政府皆無法接受其調停內容,轉由聯合國安理會於 2012 年接手,至今並無實質上的進展,期間仍不停地發生戰火衝突。

直至今年 8 月 在敘利亞大馬士革發生的化學武器攻擊事件,讓聯合國安理會有了正當的理由與證據能採取進一步行動與制裁。

明爭暗鬥的拔河

From: Flickr Freedom House Creative Commons Authorized

敘利亞本質上是一場內戰,實際上卻充滿著地方與國際勢力的角力。

政府 vs 反對派

內戰主角是 由巴沙爾・阿薩德帶領的政府軍,以敘利亞復興黨(Ba’ath Party/Syrian-dominated faction)為主體,復興黨由巴沙爾所屬的阿拉維派(Alawites)組成,宗教關係上因屬什葉派(al Shia, 20%)分支則與敘利亞境內最多人所屬的遜尼派(Sunni, 約70%)敵對,政府結構則正是以少數的阿拉維派領導敘利亞,此情勢自阿薩德家族最早的哈菲茲・阿薩德於1970年取得政權一手掌握黨政軍之後持續實行專制獨裁統治至今。

另一個主角則是敘利亞反對派,此一名稱為要求敘利亞政權更換的派系總稱。以遜尼派反對組織為主體結合了許多組織與聯盟,並聯合建立了敘利亞全國委員會(Syrian National Council),且在國際上有爭取到一定地位,為許多西方國家所支持,但支持反對派的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也能發現同為遜尼派為人所知的基地組織(Al-Qaeda)。由於站在政府的對立面,有許多抗議政府的對立端陸續加入反對派。而反對派於2013年的6月獲得歐盟解除武器禁運,更進一步地加劇了戰火衝突。

什葉 vs 遜尼

當政府與反對派的結構拆解時,我們再次看到伊斯蘭教中什葉派與遜尼派的衝突,當衝突延伸到敘利亞,以什葉派領軍的政府在阿拉伯世界裏面就顯為異數,其對於人民抗議所做出的鎮壓便受到了遜尼派的大力反彈,也就延伸出了阿拉伯世界(其中仍有多數什葉派教徒)與伊朗的對立,這代表分別於敘利亞內戰中支持政府軍的伊朗與支持反對派的阿拉伯世界也同樣影響著這一場內戰。

美國 vs 俄國

2013年的主軸莫過於美國與俄國兩國在敘利亞內戰議題上演的年度大戲。由於美國自身於中東地區陷入泥淖的先例,讓俄國在敘利亞內戰問題上不斷在國際間猛戳美國的罩門。使得敘利亞內戰雖已延續兩年之久,美國卻礙於內部反彈與外部的掣肘無法使力。僅能與其他國家與聯合國不停地喊話,而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做為俄國在中東最重要的盟友,國際間與反對派的主要訴求自然是俄國所不樂見的,必須在敘利亞內戰上與支持反對派的西方勢力周旋。

From: Flickr Freedom House Creative Commons Authorized

化學武器

2013年8月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事件。

時間是 8 月 21 日,地點在反對派控制的敘利亞大馬士革Ghouta,遇難者身上無致命外傷,但死亡徵狀出現了呼吸困難、昏迷、口鼻腔湧白色泡沫與瞳孔收縮等狀況。反對派揭露此一事件,並聲稱敘利亞政府當局使用含有沙林毒氣(無色無味的化學毒氣,每1公斤能殺死一百萬人)的兵器發動襲擊。死亡人數估計在1000人上下,當局在當時則指控反對派是事件的元兇。

化學武器的使用明顯無視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警告,而且是國際間公認不合理的戰爭行為,雖敘利亞當時並不屬於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成員,仍不被認可能夠使用化學武器進行攻擊。雖敘利亞政府不承認該行為,但由於9月16日聯合國化學武器調查小組的報告出爐確定事件是使用沙林毒氣,加上美國宣稱截獲敘利亞政府高官的通聯記錄,使得國際輿論矛頭指向敘利亞政府當局。俄羅斯則報導是沙烏地阿拉伯與科威特向反對派提供了化學武器。但美國已準備照計畫發動軍事干預。

From: Flickr 350.org Creative Commons Authorized

此一軍事打擊計畫仍因俄羅斯的反對與美國民眾、國會的質疑而暫停,轉而同意俄羅斯政府所提出的解決方案-讓敘利亞當局交出並銷毀現有的所有化學武器(自 10 月 6 日始,年限為 2014 年年中),並立即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Convention o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duction, Stockpiling and Use of Chemical Weapons and on Their Destruction, CWC)來作為暫時解決的方法。若敘利亞政府無法符合美俄兩國外長於日內瓦所提出的框架協議,則須面臨聯合國通過的制裁措施。而聯合國也同意並歡迎此一作法。同年 10 月 14 日敘利亞正式成為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第 190 個成員國。

敘利亞則於此後暫時降低了戰火衝突的強度,聯合國也隨即促成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之間的和談,目前預定將於明年 2014 年 1 月於日內瓦舉行和談,試圖達成一個持續性的和平協議。雖雙方在過渡上的意見分歧,而巴沙爾下台的要求也與巴沙爾自身的地位認知相衝突。

失落的和平

敘利亞的內戰,充滿著衝突與對立。無論是政府軍或者是反政府派都主動發起戰火,並且波及一般人民,雙方都為著屬於自己的正義而戰。而立足於歷史及地理要地的敘利亞,也因此延伸出了比起任何國家內戰各複雜的政治算計與拉扯。不能期盼對立的結束,只能寄托在偶發的轉機上。雖然化學武器的襲擊事件無法算是幸運,如果能夠帶來好的結果,讓雙方最終坐上和談桌,也能暫時為這場戰亂畫上句點。

接下來的一年,敘利亞持續動盪的可能性因幾個關鍵事件而增加。巴沙爾的總統任期來到了國家法定的最後一年(敘利亞為 7 年一任),但他極可能繼續連任;巴沙爾承諾推動的政治改革讓步,2014 年的化學武器銷毀期限以及政府與反政府派的日內瓦和談(預定),反對派勢必會抓這些機會試圖撼動政權。而若有任何情況導致巴沙爾無法繼續掌權,反政府派失去主要敵人之後也有可能引發自身矛盾與衝突,無論何者都會為敘利亞帶來更多的動盪。

敘利亞是另一個由茉莉花革命延燒至今的內戰問題,但伴隨著繁複權力主體之間的利益衝突,敘利亞的內戰我們能觀察的不只是一場離我們甚遠的戰爭,也不單是一串統計數字,而是國際上握有權力的人們正在為自己利益競奪的縮影。雖然台灣遠在地球上敘利亞的另一端,但敘利亞內戰值得同樣被夾在強權之間的台灣人民觀察深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jh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